- N +

跟拍摄影技巧—跟拍的几种拍摄方式

跟拍摄影技巧—跟拍的几种拍摄方式原标题:跟拍摄影技巧—跟拍的几种拍摄方式

导读:

1. 手持跟 1. 手持跟拍 描述: 最基础、最灵活的方式,完全依靠摄影师的手臂和身体作为稳定器。 适用场景: 需要快速反应和灵活移动的场景(如婚礼仪式中的突发...

1. 手持跟 1. 手持跟拍

描述: 最基础、最灵活的方式,完全依靠摄影师的手臂和身体作为稳定器。

适用场景:

需要快速反应和灵活移动的场景(如婚礼仪式中的突发惊喜、人群中的互动)。

空间狭小或地形 空间狭小或地形复杂,不便使用稳定器的地方。

追求一定的呼吸感和临场感(轻微晃动有时能增加真实感)。

关键技巧:

稳定姿势: 夹紧双臂于身体两侧,双脚站稳或采用小步幅稳定移动(如忍者步)。利用环境(墙、柱子)靠一靠。呼吸平稳,在呼气间隙按快门。

快门速度: 使用安全快门(焦距倒数或更快)是底线。为了更清晰,建议使用更快的快门(如1/250s或更快),尤其1/250s或更快),尤其在使用较长焦距时。光线不足时,大胆提高ISO。

使用广角或标准镜头: 焦距越短,视角越广,画面抖动越不明显。35mm、24mm、28mm定焦或16-35mm变焦常用。

光学/机身防抖: 开启镜头或相机的防抖功能(设置为标准模式)。

预判与跟随: 提前预测主体移动方向和速度,保持相机移动的流畅性,不要突然急停或转向。

呼吸感构图: 不必强求绝对横平竖直,允许画面有轻微动态感,但核心主体要清晰。

2. 稳定器跟拍(手持云台/斯坦尼康)

描述: 利用电子三轴稳定器(如大疆RS系列、智云云鹤系列)或机械斯坦尼康系统来抵消手持抖动,实现平滑流畅的移动拍摄。

适用场景:

需要极其平稳运动镜头的场景(如新人入场、T台走秀、跟随主体长距离行走)。

复杂的运镜(如环绕拍摄、低角度跟随、升降镜头)。

长时间跟拍,减轻摄影师体力负担(相比于纯手持)。

关键技巧:

完美调平: 这是基础!确保稳定器在三个轴上完全平衡,否则性能和效果大打折扣。

参数设置:

跟随模式:

跟随模式: 根据运镜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(如平移跟随、双轴跟随、全域跟随)。

电机力度/响应速度: 根据相机和镜头的重量精确校准,根据移动速度调整响应速度。

步伐与运镜: 保持步伐平稳,膝盖微弯,脚跟或平稳,膝盖微弯,脚跟或脚尖先着地,避免上下颠簸。运镜意图要明确,动作要缓起缓停。练习常见的运镜如前进跟随、后退跟随、侧跟、环绕、升降。

构图意识。

构图意识: 稳定器容易让人沉迷于"丝滑"而忽视构图。时刻注意取景框内的元素、主体位置和背景。

熟练操作: 熟练掌握摇杆控制方向、拨轮控制焦点等操作,实现边移动边调整。

镜头选择: 优先选择轻便、重心稳定的镜头。广角和标准变焦(如24-70mm)最常用。超长焦或过重镜头需稳定器支持。

3. 车载/移动平台跟拍

描述: 将相机固定在移动的车辆(汽车、摩托车、自行车、滑板车)或其他移动平台(轨道车、摇臂)上进行跟拍。

适用场景:

拍摄高速移动的主体(如赛车、骑行、跑步)。

需要长时间、远距离的平稳跟随(如拍摄车队行进)。

获得特殊视角(如超低角度跟随、高空俯瞰跟随)。

关键技巧:

安全第一: 这是重中之重!确保所有设备牢固固定(使用专业吸盘、夹具、安全带),摄影师自身也要系好安全带。遵守交通规则,避免影响公共安全。最好有专业司机或操作员。

稳定系统: 即使在车上,也常结合使用稳定器(放在车内拍摄)或专门的减震云台(如Tyler Mount)来抵消车辆震动。

构图与沟通: 提前规划路线和构图。摄影师、司机/操作员、被摄主体之间需要清晰有效的沟通(使用对讲机)。

快门速度: 使用非常高的快门速度(如1/1000s或更快)来凝固瞬间,避免运动模糊(除非刻意追求动态模糊效果)。

镜头选择: 根据拍摄距离和构图需要,常用中长焦镜头(70-200mm)压缩空间,或广角镜头展现环境速度感。

4. 低角度跟拍

描述: 将相机位置放得很低(接近地面或略高于地面)进行拍摄。可以是手持、稳定器或车载。

适用场景:

拍摄儿童、宠物,获得他们的视角。

强调主体的高大、速度感或力量感(如运动员冲刺、汽车飞驰)。

创造独特的、有张力的视觉冲击力。

避开杂乱背景,利用地面作为干净的前景或背景。

关键技巧:

姿势: 需要摄影师蹲下、跪下甚至趴下拍摄。翻转屏或外接监视器非常有用。

稳定: 低角度手持更易抖,使用稳定器或依托地面/膝盖会更稳。广角镜头依然有优势。

跟拍摄影技巧—跟拍的几种拍摄方式

构图: 注意前景(地面纹理、落叶等)的利用,引导线指向主体。天空或干净的背景能突出主体。

对焦: 低角度可能带来对焦挑战,尤其大光圈时。熟练使用AF-C/AF-Servo模式,或手动预对焦。

5. /隐蔽跟拍

描述: 在不引起被摄主体注意或最小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拍摄,捕捉最自然的状态。

适用场景:

纪实摄影、街头摄影、野生动物摄影。

婚礼、活动中抓拍真情流露的瞬间。

需要绝对自然、无表演痕迹的场景。

关键技巧:

长焦镜头: 保持物理距离是关键,70-200mm f/2.8 或更长焦距镜头是主力。大光圈保证进光量和浅景深虚化背景。

隐蔽位置: 利用环境(门廊、柱子、人群、车窗)作掩护。

低调行为: 穿着不显眼,动作幅度小,避免直视主体过久。关闭快门声音和闪光灯。

预判与等待: 观察主体行为模式,预判可能发生的瞬间,提前构图等待"决定性的瞬间"。

高速快门: 确保捕捉清晰瞬间。

跟拍摄影技巧—跟拍的几种拍摄方式

综合技巧与要点(适用于所有方式)

1. 预判是关键: 优秀的跟拍师能预见下一秒会发生什么,提前调整位置、构图和参数。观察主体动向、环境变化和潜在互动。

2. 沟通(非隐蔽拍摄时): 在婚礼、活动等场合,与主体(新人、演讲者)或协调人建立默契,了解流程和重要环节,告知你的移动意图避免碰撞。

3. 熟悉你的设备: 在压力下能快速、盲操作相机/稳定器至关重要。熟练掌握对焦模式切换(AF-C/AF-Servo)、曝光补偿、ISO调整。

4. 光线是灵魂: 时刻注意光线方向和质量。顺光安全但平淡,侧光立体感强,逆光可营造氛围但需控制曝光(可能需要补光)。尽量利用好环境光。

5. 多样化景别: 不要只用一种焦距或景别。结合使用远全中近特(远景、全景、中景、近景、特写)来讲述更丰富的故事。

6. 声音意识(视频): 如果是视频跟拍,注意现场声音采集。使用指向性麦克风或无线麦克风。注意稳定器。注意稳定器或自身动作产生的噪音。

7. 备份与准备:

备用电池、存储卡充足。

根据环境准备防护(雨衣、防尘罩)。

穿着舒适且适合运动的鞋子和衣服。

保持水分和能量补充。

如何选择?

看需求:

极致平滑?选稳定器

绝对灵活快速反应?练好手持

高速运动/车辆车载是方案。

特殊视角/张力?试试低角度

绝对自然不打扰长焦

看预算: 稳定器、斯坦尼康、专业车载设备投入较大。

看体力: 手持和稳定器(尤其重型)对体力要求高。

看熟练度: 稳定器和斯坦尼康需要大量练习才能驾驭自如。

优秀的跟拍往往是多种方式的灵活结合。 例如,一场婚礼中,摄影师可能用手持快速抓拍化妆间互动,用稳定器平滑拍摄新人入场,用长焦在远处捕捉父母落泪,再用低角度拍摄抛花瞬间。核心在于根据现场情况和创作意图,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和方法,并持续练习提升稳定性和预见性。

返回列表
上一篇:
下一篇:

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
快捷回复:

    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共5人参与)参与讨论

    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