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随拍摄技巧-追随拍摄技巧和方法
原标题:追随拍摄技巧-追随拍摄技巧和方法
导读:
核心原理: 相机移动速度 匹配 主体运动速度。 较低的快门速度 制造背景模糊(运动模糊)。 焦点保持在运动主体上。追随拍摄技巧和方法:1. 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...
核心原理:
相机移动速度 匹配 主体运动速度。
较低的快门速度 制造背景模糊(运动模糊)。
焦点保持在运动主体上。
追随拍摄技巧和方法:
1. 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和设置:
模式: 快门优先模式(S/Tv) 是最佳选择,让你能直接控制快门速度。也可以使用手动模式(M)。
快门速度: 这是最关键的设置!
范围: 通常在 1/15 秒 到 1/125 秒 之间。具体选择取决于:
主体速度: 速度越快,所需快门速度可以相对更快(如赛车用 1/125s,跑步的人用 1/30s)。
所需模糊程度: 想要背景更模糊,就用更慢的快门(如 1/30s 或更慢)。
镜头焦距: 焦距越长(如 200mm),镜头放大抖动效果越明显,通常需要相对更快的快门速度来维持稳定(例如,200mm 可能需要至少 1/60s 才能手持稳住,而 50mm 可能 1/15s 也可以)。
稳定器/三脚架: 使用带云台的三脚架或独脚架可以让你使用更慢的快门。
建议起点:
步行/慢跑:1/30s
自行车:1/60s
汽车/摩托车:1/125s
务必多尝试不同的速度!
对焦模式:
连续自动对焦/伺服自动对焦(AF-C / AI Servo): 强烈推荐! 相机持续追踪移动的主体,努力保持对焦。
手动对焦: 如果你能预判主体会经过的精确位置(如赛道的某个弯道点),可以提前对该点手动对焦,等待主体进入焦点区域时拍摄。这需要精准预判,难度较高。
驱动模式: 连拍模式(高速连拍)。 在跟随过程中按住快门连续拍摄多张,可以极大提高捕捉到完美瞬间的几率。
感光度(ISO):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,相机会自动调整ISO以获得正确曝光。如果使用手动模式,根据光线条件设置ISO,确保曝光正确。尽量保持ISO较低以减少噪点,但在光线不足时,为了保证快门速度,需要提高ISO。
防抖: 关闭镜头或机身防抖(IS/VR/OIS)。 防抖机制是为了抵消相机抖动,但在追随拍摄中,我们需要的是在水平方向上平稳移动相机,防抖可能会干扰这种有意的运动。如果镜头有“Panning”模式(通常只在一个方向稳定),可以开启该模式。
光圈: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,光圈由相机自动设定。通常背景已经很模糊了,所以光圈大小(景深)对主体清晰度的影响相对次要。如果想要更浅的景深(让主体更突出),可以使用更大的光圈(更小的f值),但在快门优先模式下,相机会相应提高快门速度或ISO来补偿,可能需要你重新调整设置。
2. 选择合适的主体和场景:
主体: 横向直线运动(或接近直线)的物体效果最好,如汽车、自行车、跑步者、动物等。有规律轨迹的运动更容易追踪。
背景: 选择有纹理、细节或色彩变化的背景(如树木、人群、建筑)。模糊的背景效果会更明显、更吸引人。避免过于空旷或单一颜色的背景(如天空或白墙),因为模糊效果不明显。
3. 拍摄姿势和技巧:
稳定姿势:
双脚站稳: 与肩同宽,重心降低,身体朝向主体将要经过的位置。
夹紧手臂: 将相机紧贴面部,双肘紧贴身体两侧,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。
使用取景器: 用取景器而非屏幕取景,能使相机更稳定地抵住额头。
利用支撑物: 如果可能,靠在墙、柱子或树上增加稳定性。独脚架是追随拍摄的绝佳伴侣,提供支撑和稳定性,同时允许灵活的水平转动。

平滑的摇摄动作:
提前追踪: 在主体进入拍摄位置之前就通过取景器锁定它,并开始平稳移动相机跟随它。想象自己身体的中心轴是一个转轴。
用腰转动: 核心技巧! 转动你的腰部和整个上半身来跟随主体,而不是仅仅转动脖子或手臂。保持下半身稳定。
保持主体在取景框中的位置: 尽量让主体在取景框中的位置(通常是中心点或三分线交点)保持相对不变。这有助于对焦系统工作。
平稳流畅: 动作要像钟摆一样平滑均匀,避免突然的加速或停顿。想象相机在轨道上滑动。
跟随到底: 按下快门后,继续保持跟随动作一小段时间(“跟随释放”),确保在整个快门开启过程中移动都是平滑的。过早停止移动会导致主体在照片中模糊。
4. 拍摄时机与构图:
预判位置: 提前找好站位,让主体在运动方向上与你有一段平行距离(侧面拍摄效果最经典),且背景合适。
构图考虑: 在主体前方留出更多空间(视线空间),暗示运动方向。遵循三分法构图,将主体放在交点或线上。
按下快门的时机: 在主体运动到与你平行或接近平行时按下快门连拍。避免在主体朝向或远离你时拍摄,这时相对速度变化大,更难追随。
5. 练习、练习、再练习!
从慢开始: 先找速度慢、轨迹稳定的主体练习(如公园里骑自行车的人、慢跑者)。
循序渐进: 熟练掌握一种速度和场景后,再挑战更快的目标。
大量拍摄: 追随拍摄的成功率初期可能不高,多拍是提高的关键。利用连拍模式。
分析结果: 每次拍摄后回看照片:
主体是否清晰?如果不清晰:快门速度太快?摇摄不够平稳?对焦没跟上?
背景模糊是否足够?如果不够:快门速度太慢?摇摄不够平稳?
模糊方向是否正确?应该是水平方向的条纹。
不断根据结果调整快门速度和摇摄技巧。
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:
主体模糊:
快门速度太慢(相对于你的摇摄稳定性)。
摇摄动作不够平稳,有上下抖动或停顿。
对焦失败(主体移动太快,对焦模式不对或对焦点没跟上)。
解决方法:尝试稍快一点的快门速度;更专注于用腰平稳转动;确保使用AF-C/AI Servo;练习更平稳的摇摄。
背景不够模糊:
快门速度太快。
背景距离主体太近或太单一。
解决方法:尝试更慢的快门速度(同时确保摇摄更稳);寻找背景更远、更有纹理的场景。
整个画面都模糊:
快门速度太慢,而摇摄动作未能有效抵消主体运动(可能没跟上速度或方向错误)。
相机自身抖动太大(姿势不稳)。
解决方法:确保摇摄方向与主体运动方向一致;加强姿势稳定性(夹紧手臂,用腰转);使用独脚架;尝试稍快一点的快门速度。
模糊方向不对(如斜线):
摇摄时相机有上下或倾斜的移动。
解决方法:专注于只做水平转动;保持相机水平。
高级技巧:
结合闪光灯(后帘同步): 在光线较暗或黄昏时,使用慢速快门+闪光灯后帘同步。闪光灯在快门关闭前瞬间触发,能清晰地“凝固”运动主体,同时慢速快门造成的运动模糊轨迹出现在主体身后,效果非常酷炫。这需要外接闪光灯支持。

使用三脚架云台: 一个阻尼顺滑的云台(特别是液压云台)能实现极其平稳的摇摄,允许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。
拍摄不规则运动: 尝试追踪鸟类等不规则运动物体,难度很高,但成功的话效果非凡。
手机追随拍摄:
许多手机的专业模式也允许设置较慢的快门速度(如1/30s)。
同样遵循提前追踪、平稳转动身体(而不仅仅是手)、使用连拍的原则。
手机防抖通常很强,可能需要尝试关闭防抖或寻找特定模式。
效果可能不如相机明显,但也能拍出有动感的照片。
关键
低速快门 (1/15s
平滑摇摄 (用腰转,保持主体位置)
连续对焦 (AF-C / AI Servo)
连拍模式
大量练习
追随拍摄是体现摄影师技巧和创造力的绝佳方式。不要怕失败,坚持练习,你一定能捕捉到令人惊叹的速度瞬间!祝你成功!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