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清新的拍摄技巧-小清新拍摄方法
原标题:小清新的拍摄技巧-小清新拍摄方法
导读:
一、 光线是灵魂:拥抱柔和自然光1. 黄金时段优先: 清晨或傍晚的阳光角度低,光线柔和温暖,色调迷人,自带氛围感,是小清新拍摄的最佳选择。2. 善用阴天/多云天:...
一、 光线是灵魂:拥抱柔和自然光
1. 黄金时段优先: 清晨或傍晚的阳光角度低,光线柔和温暖,色调迷人,自带氛围感,是小清新拍摄的最佳选择。
2. 善用阴天/多云天: 阴天时,云层就像一个巨大的柔光箱,光线均匀、柔和,没有生硬的阴影,非常适合拍摄人像、静物和需要细腻质感的场景。
3. 避免正午强光: 正午阳光强烈,容易产生浓重的阴影、高光过曝、色彩发白,不符合小清新的柔和基调。除非刻意追求光影对比,否则尽量避免。
4. 寻找逆光/侧逆光:
逆光: 让光源(太阳)在被摄体背后,可以勾勒出人物轮廓(发丝光)、让透明/半透明物体(树叶、花瓣、玻璃杯)显得晶莹剔透,营造梦幻感。注意可能需要适当增加曝光补偿或用反光板给人脸补光。
侧逆光: 光源在被摄体侧后方,既能突出轮廓和立体感,又能让部分受光面保持较好细节。
5. 室内善用窗户光: 靠近窗户,利用从窗户射入的自然光(非直射阳光),同样柔和均匀,非常适合拍摄室内静物、人像和美食。
二、 色彩是关键:营造清新干净的色调
1. 主色调选择:
低饱和度: 整体色彩不宜过于鲜艳浓烈,适当降低饱和度。
高明度: 画面整体明亮,避免大面积深色和暗部。
偏爱清新色系: 白色、米白、浅蓝、浅绿、淡粉、鹅黄、浅灰等柔和、干净的颜色是主旋律。
2. 色彩搭配简洁: 画面中的主要颜色不宜过多(最好控制在2-3种),保持简洁统一。
3. 背景干净: 选择简洁、纯色或浅色背景(白墙、蓝天、绿草地、干净的桌面),避免杂乱元素干扰主体。
4. 善用“留白”: 在构图上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空白的区域(天空、白墙、水面),营造呼吸感和清新感。
5. 寻找自然色彩: 蓝天白云、绿植草地、浅色花朵、干净的街道、多彩的水果、浅色系的书本、咖啡杯☕等都是很好的小清新色彩来源。
三、 构图与视角:简单、自然、有细节
1. 构图简洁: 遵循“减法原则”,去掉画面中不必要的杂物。突出主体。
2. 常用构图法:
中心构图: 简单直接,适合突出单一主体(如一朵花、一杯饮品)。
三分法/井字构图: 将主体放在交点或线上,平衡和谐。
留白构图: 大面积的留白,主体占小部分,营造意境。
前景运用: 适当添加虚化的前景(树叶、花草、窗框),增加层次感和氛围感。
3. 尝试特别视角:
俯拍: 从上往下拍桌面静物(食物、文具、咖啡☕)、躺在草地上的主体等,展现整体布局和色彩。
平视: 最自然的视角,拍摄人像、街景等。
仰拍: 拍摄树木、天空、建筑,结合蓝天背景很清新。
微距/特写: 聚焦局部细节,如露珠、花瓣纹理、书本一角、食物的诱人部分,发现平凡之美。
4. 捕捉自然神态与瞬间: 拍摄人像时,避免过于僵硬的摆拍。引导模特放松,进行自然的动作(看书、喝咖啡、看远方、撩头发、走路、微笑),抓拍自然流露的瞬间表情和生活气息。
四、 器材与设置建议(相机和手机均适用)
1. 光圈(针对相机):
想要背景虚化(突出主体):使用大光圈(f/1.4, f/1.8, f/2.8等)。
想要清晰交代环境(如干净背景的街景):使用中小光圈(f/5.6, f/8等)。
2. 曝光:
适当增加曝光补偿(+0.3 到 +1.0 EV 或更高): 这是实现小清新“明亮”感的核心操作!让画面略微过曝一点(但注意保留高光细节,避免死白)。
手机操作: 在屏幕上对焦后,向上滑动小太阳图标增加曝光。
3. 对焦: 确保主体清晰锐利(即使追求柔和感,主体关键部位仍需清晰)。
4. 白平衡:
通常使用“自动白平衡”即可,相机会根据环境光校正色彩。
想更精确或营造特定氛围:
阳光充足时可用“日光”模式。
阴天可用“阴天”模式(会稍微增加暖调)。
追求更冷冽清新的感觉,可手动向蓝色方向微调一点。
追求更温暖治愈的感觉,可手动向琥珀色方向微调一点。
5. 手机拍摄要点:

擦干净镜头!
善用手机的人像模式(模拟虚化效果)。
最重要是学会点按屏幕对焦主体并手动向上滑动调整曝光(增加亮度)!
利用手机网格线辅助构图(三分法)。
多尝试不同角度和距离。
五、 后期调色:点睛之笔
小清新风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后期调色。核心思路是:
1. 提高整体曝光/亮度。
2. 提亮阴影和黑阶: 让暗部不死黑,呈现更多细节,画面更通透。
3. 适当降低高光: 避免过曝区域死白一片(如果前期曝光控制得好可以少调)。
4. 降低整体对比度: 营造柔和感(但注意不要过度导致画面灰平)。
5. 降低饱和度: 让色彩更淡雅、柔和。
6. 色调分离(可选):
高光加蓝/青: 给明亮区域(如天空、白墙)注入一丝冷调,更显清新。
阴影加橙/黄: 给暗部(如头发、木纹)加入一点点暖调,增加层次和胶片感(不过度使用)。
7. HSL/颜色调整(精细控制):
绿色: 小清新中绿色非常常见。可以调整绿色的色相(偏青绿更清新,偏黄绿更温暖)、饱和度和明度(通常提高明度让绿色更轻盈)。
蓝色: 调整天空、水的蓝色,使其更干净通透(可能降低饱和度,提高明度)。
橙色/黄色: 控制肤色(提亮明度使皮肤白皙)、木质、阳光的暖色调。
红色: 降低饱和度或调整色相(偏橙或偏粉)。

8. 轻微增加锐化或清晰度(适度): 让主体细节更分明。
9. 添加一点点颗粒感(可选): 模拟胶片质感(不宜过多)。
手机APP推荐: VSCO(滤镜强大,参数调整方便)、醒图、Snapseed(精细调整工具齐全)、Lightroom Mobile(最专业)。选择喜欢的滤镜模板再微调参数效果更佳。
六、 主题与场景选择
自然风光: 蓝天白云、绿树草地、花朵、稻田、海边、公园、干净的街道。
日常生活: 咖啡馆☕、书店、面包店、杂货铺、安静的街道、自行车、公车、窗台。
静物: 早餐、水果、饮品、蛋糕、文具、书本、绿植、小摆件、穿搭(衣物、鞋子、帽子)。
人像: 在以上场景中,穿着浅色、简约服装的模特,展现自然放松的状态,笑容纯净。
⚠ 七、 避免的误区
过度追求虚化: 背景完全糊成一片有时会失去环境氛围,适当保留干净的背景元素反而更有生活感。
滥用滤镜: 滤镜痕迹过重会显得不自然、廉价。应以自然清新为基础,适度调整。
画面过于杂乱: 主体不突出,色彩混乱。
光线错误: 在正午强光或非常昏暗的光线下强行拍摄。
色彩过于浓艳或阴沉: 失去了小清新的淡雅和明亮。
刻意摆拍不自然: 模特表情动作僵硬。
拍摄小清新的精髓在于:柔和明亮的光线 + 清新干净的色彩 + 简洁自然的构图 + 适当过曝的明亮感 + 后期淡雅柔和的调色。 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细节,大胆尝试,放松心态去拍,你一定能捕捉到属于自己的小清新瞬间!祝你拍出满意的照片!✨

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